如今只剩下兩個人的樂隊(Depeche edoM)
少年時代認識的樂隊,大家差不多同齡,一起成長,不知不覺相伴半生,還求甚麼?
(新浪潮/新浪漫80年代畢業班系列)
樂隊的人事變動本屬平常,意見分歧,追求不同,各種原因。有人辭官,自有人趕科場,一退一進。倒是自己留意到,近年間有些樂隊在有人離隊後,不再填補。例如滾石樂隊,當年(1993)低音手Bill Wyman決定離開之後,並沒有找人替代,在錄音室中會由其他成員兼顧,在巡迴演唱時,反而一直由Darryl Jones客串,由1994年至現在,但他不算正式成員。而鼓手Charlie Watts在2021年8月去世,也剛在全球疫情期間,很多音樂事情暫停,但也沒有甚麽消息他們會找誰來替補,也是一個相當難的任務。
今次要介紹的樂隊,在1979年組成,由四個已互相認識的同學和朋友,湊在一起,遇上電子合成器(Synthesizers)興起,普及而且價錢便宜,他們便朝這方向發展,所有音樂都由電子琴製造出來,而且取了個法語的名字叫Depeche Mode,英文是Fast Fashion的意思。第一張專輯在1981年出版,有一首打上十大的單曲《Just Can’t Get Enough》,有點成績。但主要的作曲人Vince Clarke卻打退堂鼓,覺得自己不喜歡那種錄歌然後巡迴演唱的生活。那是一個不小的打擊,其他三人只好重整架構,由Martin L. Gore負責寫歌,第二張專輯其實也可算是另一張處女專輯,而且理應如此,因為之後四十年,Gore寫的音樂主宰了樂隊的路向。
三個人應付了這張專輯後,才找到Alan Wilder來替補空缺,依然是三個琴手一個歌手的模式。樂隊日漸成熟,成功征服歐洲和美洲,也漸漸擴展音樂類型,開始有結他和鼓的使用,編排多了其他層次。Wilder在1995年,決定離隊去發展自己的電子音樂,樂隊又變回三人,只在巡演時僱用客串的琴手和鼓手,甚至有一個和唱團,但錄音室專輯都只有他們三人。他們仍繼續他們的成功,每次巡演都萬人空巷,也不斷吸納新一代的樂迷。然後,晴天霹靂,在去年(2022)五月傳來Andy Fletcher的死訊,只是六十歲,又沒有甚麼嚴重病歷,的確令人難以置信。
當然令樂迷擔心的是樂隊的前途,由於上一張專輯《Spirit》已是2017年的作品,早已有消息他們已在籌備新作,而如果真的會推出新專輯,那巡演呢?自然大家也明白這是艱難時刻,大家只好拭目以待。餘下Gore和歌手Dave Gahan在十月便在柏林公開宣布,新專輯會在今(2023)年3月推出,巡演便稍後在歐洲先開始。而且,他們也開誠坦率地談論Andy Fletcher的離去所帶來的影響。
Andy Fletcher這個真是一個奇人,如果不是樂隊的粉絲,根本未必知道他的存在,即使是追隨多年的歌迷,也無法正確無誤地說出他在樂隊的功能!而他自己也經常在訪問時這樣描述自己:「Martin是作曲,Alan是做音樂的,Dave是主音,我,靠痴住樂隊生存。」後來只剩下三人時期,在一次跟滾石雜誌做的訪問中,他又解說:「樂隊各人的崗位一早已定下來,每人負責不同工作,Martin寫歌,Dave唱歌,Andy湊合來拍團體照和兌現支票。」事實上,Fletcher從沒有參與任何創作方面的工作,後來他談起來,原來他少年時的一些熟悉友人大都有玩音樂,他會湊合一起玩玩低音結他,而一班人組織樂隊時,總會預他一份,他也真的想要跟大家一起,便「痴住」樂隊,便是這樣發展下來,真是一個異數!
而樂隊一直沒有一個全職經理人打理樂隊事務,而Fletcher偏偏對這些幕後和行政工作有興趣,於是就半職兼任。由於樂隊初期玩那種電子流行音樂(Syn-Pop),他會負責一些預先錄製的音樂部分,以及一些電腦程式之類,填補一些空缺。在舞台下,他又負責所有樂隊的有關事宜,包括財務管理,而更重要的一個職責,就是樂隊的調解員,當其他人在創作過程中遇上衝突,互不理睬時,Fletcher便發揮作用,他的親和力和令人舒服的信任度,幾乎就是樂隊四十年來仍然屹立不倒的原因。而且他也甚受樂迷歡迎,後來他更是樂隊的發言人,接觸傳媒和公眾的第一線,大家對他都讚不絕口。
他對音樂圈的操作和行政管理越來越感興趣,在2002年開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Toast Hawaii,簽了一隊叫Client的樂隊,在德國有點成績。他隨Client巡演時,開始為她們暖場而做一些打碟工作,想不到引起他對打碟(DJ)工作的強烈熱情,日後在樂隊休閑期間,四出巡迴工作,也算薄有名氣。很奇怪的一個生涯,勉強可算是半個音樂人,卻是樂隊的重要部份,連不少同行也看到他的成就和給予一份尊敬,因此有人發起要為他做一張致敬專輯時,一呼百應,亦令人有點意想不到。
痛定思痛之後,生命仍需繼續,剩下的Gore和Gahan心情平服過來後,也相信Fletcher會認同他們應該繼續下去,於是在新一年,再上征途。對粉絲來說,是一點喜悅,帶幾分哀愁。真的,誰能說得準這是不是最後一次?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