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是生活在太陽照射不到的國度

Duncan Lau
Feb 23, 2019

--

文: Duncan Lau

電影《星仔打官司 (Capharnaüm)》是令人心碎的,一個人,且不管他的年紀,生活如此朝不保夕,如此不堪,全無前景希望可言,過一日得一日,不可能有甚麼生涯規劃。成年人要過如此生活,已令人嘆息唏噓,一個小童,沒有受過教育,沒有任何保障和照顧,面對如斯境況,真叫人慘不忍睹。

中文片名有點取巧,那場官司只是最後才出現一個短時間,也沒法解決問題。原本的片名是chaos的意思,即是混亂。這電影大概就是這班擠在黎巴嫩的各式人物的故事,是難民的故事,是低下階層的故事。

Capharnaüm — Official Trailer

而電影其中最大賣點就是男主角Zain Al Rafeea這位十二歲的男孩,是來自敍利亞的難民,今次演回自己的遭遇和經歷,非常令人信服。如果大家折服於Zain的表現時,一定更驚訝另一位童角的表現。這位飾演Yonas的嬰兒,大概只有一歳,僅學懂走路,還未懂說話,因此不知算不算是演戲。他基本上就是做自己,又沒有對白,但他和Zain的互動,一些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,和Zain及電影都配合得天衣無縫。或者嬰孩的反應都是直接了當,肚餓了便哭,心情好的時候便笑,吃的奶不是慣常那隻便扭計發脾氣,也許拍攝時花了很多時間才得到如今的効果,也許是導演(或是嬰孩的監護人)的功力,但從影片所見,觀眾們只能是心悅誠服。如果有最佳男配角的提名,我相信很多人願意投他一票。

Traveling Wilburys — Nobody’s Child

電影便是以這兩個小孩的視角,提出控訴,生活環境如此不堪,為甚麼仍將「我」帶來世間?Yonas的母親是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,是甚麼原因令她流落到黎巴嫩,沒有身分,靠打黑工維生,期望儲點錢,找機會再去其他地方。那麼,為何要在此情況下,生下兒子?而Zain的父母明明沒有甚麼條件,卻生下一群子女,不要說供書教學,開飯已叫他們每日費煞思量了。而他們視子女為商品,女兒只有十一歲便要將她賣出去作别人的妻子,Zain力阻不果,憤而離家出走,父母卻好像沒有所謂。

還有在這種環境下求生的各式人物,替人做假證件的,兼職販賣人口。多次遊說Yonas母親將兒子賣走,除了金錢回報和減少自身負累之外,更美其名可以使兒子有個較好的將來。某程度來說,他所言非虛,如果有條件的人買下小孩,那小孩的生活肯定馬上改善。如果買家是已發展國家的公民,將小孩帶到外國,不正是這些人夢眜以求的嗎?人口販子知道這個母親沒有身分,所以也盡量不帶兒子外出,便曾對這母親說過,你的兒子連太陽也未見過,何苦呢?然而,親情和金錢,便得看一個人如何取捨了。

當電影發展到兩個小孩變成相依為命的時候,也是最令人啾心的時候。Yonas母親突然失蹤,Zain要想盡辦法照顧Yonas,他知道他遺下Yonas的話,Yonas只有死路一條。然而,他自己也只是個小孩,因此也實在沒法長此下去。而電影正正質問着,在這情況下,大人去了那裡?

難民問題一直困擾著全球各地,大家應該不會忘記越南船民在香港的那段歷史,又或者是對大部分人,那已是很模糊的記憶,因為他們住在禁閉營,跟市民完全沒有互動。我記得有一次在多倫多和幾個朋友聊天,有人突然問各人有沒有去過吉隆坡。大家很快回應有,或是沒有,唯獨是當中一個支吾以對,沉思良久。我們幾番追問,他一臉茫然,最後才如實道來,我不知道算不算去過,我在那裡的難民營住了三年,但從未踏足進市區。我們聽了也不禁沉默無語,因為沒有人肯定這算不算去過吉隆坡。有些人就是生活在太陽照射不到的國度,我們看不到,但不表示他們不存在。每一個不幸的故事都不盡相同。面對我們不熟悉的陌生人,不要太快下判斷,我們不知道他們曾遇過的苦難。

The Bee Gees — And the sun will shine

電影最後以Zain最終拿到身分證,在拍照時終於展露笑容的定鏡作結,算是一點正面的希望吧,儘管我們知道現實不是如此簡單。讓大家努力移走不公不義的障礙物,使太陽能照亮更多黑暗的角落。

--

--

Duncan Lau
Duncan Lau

Written by Duncan Lau

身處香港,隨心而寫,時事,文化,個人抒發,不吐不快。From Hong Kong, random thoughts, current issues, personal matters, whatever ticks! Twitter: @duncan_2

No responses yet